文獻檔案中的

謝裕記商業活動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所「〈長崎泰益號文書〉中的基隆謝裕記商行」展覽,介紹謝裕記的相關檔案文獻

文獻檔案中的謝裕記商業活動

現藏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所的〈長崎泰益號文書〉為出自金門陳國樑、陳世望父子經營之泰益號與其它商號往來的商業書信,約有5萬餘件,其中與謝裕記商行往來書信計有164封,收發信件時間自大正2年(1913)至昭和13年(1938),這些文件記錄下了當時謝裕記商業貿易的活動詳情。

謝裕記在謝士裕掌理時已有大型戎克船。大正3年(1914),西山臺北廳警務課刑事在大稻埕埤仔墘街淡水河岸發現走私外國煙草双砲臺36罐,走私者是搭乘從金包里搭載硫磺至淡水的「大形戎克船」,此船為基隆街土名石牌人謝士裕所有。[1]

從相關報導可知基隆欠乏實業團體,謝裕記也從大正年間海產物商業組合總會,到昭和年間與其他一流實業家組成團體,提升各行各業的經營環境。大正14年(1925),基隆海產物商業組合總會5月17日下開會臨時總會協議,關於(一)組合員賣貨法之改善;(二)對郵商船會社交涉貨物辦理;(三)改選役員,決定組合長為大明子之助、副組長謝裕記行、評議員臺北魚市會社、山海會社、新吉和行、泉源號、賴成發行等。[2]

有關謝裕記相關進出口貿易之紀錄。大正15年(1926)朝鮮清津的海產物商松下長次郎嘗試將鹽鯖引進臺灣,拜訪三河屋和謝裕記兩商店,當時兩者皆是臺灣基隆數個主要的海產物進口商之一 [3]並與謝裕記洽談好7,000包鹽鯖的生意。[4]昭和4年(1929),基隆三河商行、謝裕記商行從北美的溫哥華發貨經橫濱、神戶、上海直接進口鰊魚入臺灣。 [5]

參考文獻

[1]〈煙草密輸入犯人 連累者多數の伏在〉,《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9月29日,日刊版次07。〈煙草密輸入犯〉,《臺灣日日新報》,1914年9月30日,日刊,版次06。

[2] 〈海產物總會會況〉,《臺灣日日新報》,1925年5月19日,日刊,版次04。

[3] 谷ヶ城 秀吉,〈函館における海産物移出の展開と植民地商人〉,《社會經濟史學》,75卷1號(2009年5月),頁14。 

[4]〈朝鮮から 鹽鯖賣込 仁川へ芭蕉の移入計畫〉,《臺灣日日新報》,1926年7月14日,日刊,版次03。 

[5]〈米國鰊の直輸 第三囘目著荷〉,《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1月22日,日刊版次01。